昆山第一中专办学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23级人培方案
目 录
附件: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进度安排表
二、入学要求
三、基本修业年限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 装备制造大类(46) |
所属专业类(代码) | 机械设计制造类(4601) |
对应行业(代码) | 通用设备制造业(34), 专业设备制造业(35) |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 机械工程技术人员(2-02-07) 机械冷加工人员(6-18-01) 工装工具制造加工人员(6-18-04) 通用基础件装配制造人员(6-20-01) |
主要岗位(群) 或技术领域 | 模具设计; 模具制造;模具成型工艺管控;模具生产管 理;产品检验和质量管理 |
职业类证书 | 铣工(数控铣工方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 鉴定昆山一中专鉴定点, 中级、高级) 绘图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鉴定昆山一中 专鉴定点, 中级、高级) |
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 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 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 可持续发展能力, 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 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的智能制造职业群,能够从事模具设计、模具制造、 模具装配与调试、模具成型工艺、产品检验和质量管理等工作的高素
质技术技能人才。
本专业学生应在系统学习本专业知识并完成有关实习实训基础上, 全面提升素质、知识、能力,掌握并实际运用岗位(群)需要的专业
核心技术技能, 总体上须达到以下要求。
(一)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
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能够熟练掌握与本专业从事职业活动相关的国家法律、行业规 定,掌握绿色生产、环境保护、安全防护、质量管理等相关知识与技 能, 了解相关产业文化,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备社会责
任感和担当精神;
3.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4.掌握基本身体运动知识和羽毛球、篮球等运动技能,达到国家 学生体质测试合格标准, 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
具备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
5.掌握必备的美育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审美能力,形成
音乐、书法等艺术特长或爱好;
6.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精神,热爱劳动人
民、珍惜劳动成果、树立劳动观念、积极投身劳动,具备与本专业职
业发展相适应的劳动素养、劳动技能。
1.掌握支撑本专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和科学
文化基础知识, 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
2.掌握与本专业从事职业活动相关的国家法律、行业规定,掌握
安全生产、绿色生产、绿色低碳、环境保护、安全防护等相关知识;
3.掌握支撑本专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必备的数学、物理、信息技
术等文化基础知识;
4.掌握专业技术工作所必需的模具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
造技术基础、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等基础理论知识;
5.掌握电工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质量管理与控制技术等
基础知识;
6.熟悉典型模具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并对模具结构有较深理解;
7.掌握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品模具设计、成形(型)工艺、数控
编程、模具制造、模具专业软件应用的专业知识;
8.掌握逆向扫描、3D 打印、智能制造等前沿技术在模具设计与制
造领域的应用。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能力,具有整合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沟通合作能力;
3.具有适应产业数字化发展需求的基本数字技能,掌握信息技术 基础知识、专业信息技术能力,基本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领域数字化
技能;
4.具有识读和绘制模具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
5.具有设计中等复杂程度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操作、运维、管
理、保养典型模具加工设备和冲压、塑压等成型设备的能力;
6.具有产品测绘、三维数字化建模及操作快速成型设备的能力;
7.具有模具零件制造工艺编制,模具装配与调试、维修、保养的
能力;
8.具有产品成型工艺规划、质量检测、生产组织管理的能力;
9.具有模具设计与制造相关的技术标准运用、安全生产、绿色制
造、质量管理、产品创新设计等的意识;
10.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七、课程设置
本专业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
按照国家、省、学院有关规定开齐开足公共基础课程,包括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 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等思想政治理论 课程和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历史、物 理等必修课程;物理、地理、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 史、职业素养等限选课程,限选课程中物地生化选择物理课为必修课。 根据苏州及昆山地区特色、本校优势特色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企
业文化、演讲与口才、影视欣赏、创新创业、专本衔接等任选课程。
(二) 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和技
能实训课程等。
1.专业平台课程
专业平台课程的设置应注重培养学生专业基础素质与能力,为专 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包括机械制图与 CAD 技术基础、机械测 绘与 CAD 技术训练、机械加工技术训练、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机械 基础、模具开发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工 技术训练、电子技术训练、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技术基础、机械设计
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质量管理与控制技术基础等必修课程。
表:专业平台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序 号 | 课程名称(学 时) | 主要教学内容 | 教学要求 |
1 | 机械制图与 CAD 技术基础 (128 学时) |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机械 制图一般技巧与方法; 较 复杂程度的机械零件图识 读;简单装配图的识读; 第三角投影机械图样的初 步识读;运用 CAD 软件绘 制中等复杂程度机械图样 | 熟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掌握机械制图一 般技巧与方法;具备识读较复杂程度机械 零件图和简单装配图的能力;具备识读第 三角投影机械图样的初步能力;具备熟练 运用一种 CAD 软件绘中等复杂程度机械 图样的能力;培养基础职业素质和职业技 能 |
2 | 机械测绘与 CAD 技术训练 (1 周) | 游标卡尺、千分尺、内径 百分表等测量直线尺寸、 回转面直径、壁厚、圆角 等几何要素; 测量数据处 理的基本方法;机械测绘 的工作方法与步骤;齿轮 泵与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 速器的测绘;用 CAD 软件 绘制装配图、零件图并科 学、合理地提出技术要求 | 了解机械测绘技术的相关知识;能使用常 见的测量工具对常见机械零件的一般几 何量进行技术测量;会绘制装配件的装配 示意图;能徒手画出零件、装配件草图; 能操作 CAD 软件正确绘制机械零件图、装 配图;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 题的能力 |
3 | 机械加工技术 训练 (4 周) | 钳加工技术;车加工技术; 铣加工技术 | 掌握钳加工和车加工的工艺分析方法、操 作规程;熟悉相应工种的操作要领;熟悉 常用设备日常维护和保养的相关知识;熟 悉产品质量检测分析的基础知识;了解安 全生产、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有关知识, 掌握安全生产基本常识;培养严谨细致的 工作作风和吃苦耐劳精神 |
4 | 公差配合与测 量技术 (60 学时+1 周) | 公差配合基础知识;光滑 孔、轴的公差与配合设计; 机械测量技术基础;几何 公差的测量方法; 表面粗 糙度的测量方法; 量具选 用及维护的方法 | 掌握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术语,能进行简单 光滑孔、轴的公差与配合设计; 能熟练使 用千分尺、高度尺、塞规、环规等量具测 量产品的尺寸公差; 能使用 V 型块、百分 表等量具测量产品的圆度、平行度、同轴 度、对称度等几何公差; 能熟练使用比较 样块、表面粗糙度仪测量产品表面粗糙 度; 能正确选用与维护常用量具量仪;培 养质量为本的工作观念及精益求精的精 神品质 |
5 | 机械基础 (60 学时) | 机械传动原理、特点; 通 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 特点、结构及标准;常用 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 性;一般机械功能和运动 的能力; 机械传动及液压 传动等内容。 |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机械传动 原理、特点;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 理、特点、结构及标准; 掌握常用机构的 工作原理、运动特性;初步具有分析一般 机械功能和运动的能力;初步具有使用和 维护一般机械的能力;简单了解机械传动 及液压传动等内容。 |
6 | 模具开发基础 (56 学时) | 冲压工艺及模具的设计; 注射成形工艺及模具设 计;模具工作零件的常用 | 通过该课程,掌握冷冲压加工的方法及特 点; 掌握冲裁、弯曲、拉深基本冲压工艺 设计和模具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掌握 |
加工方法、特点及应用; 冷冲压模和注射模模具装 配技术要求、主要零部件 及典型模具的装配。 | 注射模具的浇注系统、成型零件、分型机 构、退出机构、温度调节系统的基本设计 方法; 初步掌握注射模具设计程序;掌握 冲压模具、塑料模具的基本装配方法;了 解模具装配的基本技术要求。 | ||
7 | 机械制造技术 基础 (100 学时) | 机械制造概述;机械工程 材料;常用机构和机械传 动;金属切削机床基础; 金属切削基础与刀具; 典 型零件的加工与品质检验 技术基础 | 了解机械产品生产过程与机械加工主要 工种分类及其特点;熟悉常用金属材料的 名称、牌号、一般机械性能及使用特点等 知识;熟悉机械切削加工主要工种的设 备、工量刃具、夹具和工艺知识,初步掌 握其加工技术;熟练掌握与专业相关的机 械加工工种工艺分析技术,具备相应工种 初级技能以上操作水平与能力;与数控技 术专业专门化方向相适应的机加工工种 应通过技能鉴定取得初级技能等级证书; 培养规范操作的意识和认真细致的工作 作风 |
8 | 电工电子技术 基础 (88 学时) | 安全用电知识:直流电路; 正弦交流电路;变压器与 电动机;电动机控制电路: 常用半导体元器件:放大 电路及运算电路; 数字电 子技术基本知识 | 能正确识别和选用电阻、电容及电感等元 件;掌握复杂直流电路相关定律的使用要 点,会进行直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的分 析和计算,能独立进行电路故障进行判断 并加以解决;了解电子元件的结构、特性 及参数;能对简单基本放大电路、反馈、 直流稳压电源进行计算;熟悉各种门电路 的逻辑功能、图形符号和逻辑函数表达 式;会分析功放电路、组合逻辑电路的功 能;培养胆大心细的工作态度、开拓创新 的学习精神 |
9 | 电工技术训练 (1 周) | 用电事故应急处理技术; 常用电工工具及仪表的使 用技术; 常用低压电器的 选用及其拆装技术;照明 电路安装技术 | 熟悉常用电器元件的名称、规格和使用的 基本常识;熟悉电工常用工具、仪表的类 型、型号及使用方法;会用测量仪器实施 简单的电气测量;能根据工程实际正确选 用和装拆常用电器元件;会安装与维护一 般照明电路;培养安全操作、规范操作的 职业习惯 |
10 | 电子技术训练 (1 周) | 电子测量技术;电子装接 技术基础; 电子装调技术 | 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选用与检测方 法;掌握手工焊接的工艺流程和方法,能 熟练使用电烙铁进行各类电子元件的焊 接;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装配技术,能根据 图纸装配简单的电子产品;培养严谨细致 的工作作风和吃苦耐劳精神 |
11 | 数控加工工艺 与编程技术基 础 (112 学时) | 数控加工工艺基础;数控 加工常用刀具;数控机床 夹具基础:数控线切割加 工工艺及编程技术;数控 车削工艺及编程技术; 数 控铣削(加工中心)工艺 及编程技术 | 熟悉常用数控机床的加工工艺特点,具备 编制数控加工工艺的初步能力;掌握常用 数控机床的一般操作技能;具备选用刀 具、在线测量、选择加工方式的初步能力; 具备常用数控机床的维护保养能力;掌握 数控编程和仿真软件应用技术,具备手工 编制一般加工程序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 的工程素质、实践技能,开发创新思维和 创新能力 |
12 | 机械设计基础 (56 学时) | 平面机构自由度和速度分 析;平面连杆机构,齿轮 机构,轮系; 联接(螺纹 联接,键、花键) ,齿轮 传动, 蜗杆传动, 带传动; 轴,滚动轴承,联轴器和 离合器 | 掌握平面机构自由度分析;掌握平面四杆 机构的基本形式和特性、曲柄存在的条 件;熟悉轮系的传动比计算方法及转向判 断; 掌握螺纹联接;熟悉齿轮传动,蜗杆 传动, 带传动;熟悉轴结构设计和强度计 算;熟悉滚动轴承的结构;提升查阅资料、 分析探究,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13 | 液压与气压传 动 (2 周) | 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础知 识;液压与气压传动在数 控机床中的应用技术 ; 典 型液压与气动回路的组 装、调试技术;典型气动 与液压系统的维护保养及 简单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 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础知识;了解液 压与气压传动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技术; 能根据给出的系统回路图,准确的选择元 件实物,组装、调试简单的气动、液压回 路;能对常用元件及系统进行日常维护保 养,进行简单的故障诊断与排除。培养学 生的专业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能力 |
14 | 质量管理与控 制技术基础 (56 学时) | 质量管理概述;质量管理 体系与质量认证; 现场质 量管理技术: 质量控制技 术基础: 工序质量控制技 术;质量检验基础:先进 质量管理方法介绍 | 熟悉企业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关理论; 熟悉质量管理的一般手段和方法;熟悉企 业目前常用的几种质量控制方法和技术; 具备制造类企业质量管理、质量分析和质 量控制的初步能力;培养坚持真理、勇于 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
2.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应结合本专业主要岗位群实际需求,注重理 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包括 钳工工艺与技术训练、机械拆装技能训练、数控车削技术训练、模具 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数控铣削(加工中心)技术训练、模具制造技
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现代制造技术及检测等必修课程。
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序 号 | 课程名称(学 时) | 主要教学内容 | 教学要求 |
1 | 钳工工艺与技 术训练 (2 周) | 钳工文明生产、节能环保 和安全操作规范要求; 钳 工操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 技能;常用钳工工具、量 具、设备的选择与使用; 典型零件的加工和装配 | 掌握钳工操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 握常用钳工工具、量具、设备的使用方法; 能够对钳工常用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与保 养;能按照零件图样和装配图样的要求完 成典型零件的加工和装配;掌握相关的文 明生产、节能环保和安全操作规范;挖掘 思政元素, 发挥课程思政育人功能 |
2 | 机械拆装技能 训练 (1 周) | 机械拆装的基本常识、技 能和技巧; 零部件、机构、 机器的拆装顺序; 拆装工 具选用与装配器件检验调 试;拆装实例分析 | 掌握拆装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学会 分析部件、机器的结构,并制定拆装顺序; 能够合理选用工具进行拆装,并能对装配 器件检验调试;拆装至少一副模具, 了解 其结构特点和各零件的功用、装配关系; 挖掘思政元素, 发挥课程思政育人功能 |
3 | 数控车削技术 训练 (2 周) | 数控车床结构与操作常 识;数控车削典型零件的 加工工艺分析,手工编制 加工程序;刀具和工件安 装,对刀的步骤及刀补的 修改方法;典型零件的加 工与检测 | 掌握数控车床操作面板各个按钮的功能 及使用方法,熟练操作数控车床;能编制 数控车加工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手工编 制加工程序;能正确安装刀具和工件,掌 握对刀步骤及刀补的修改方法;能在规定 时间完成典型零件加工, 达到技术要求; 挖掘思政元素, 发挥课程思政育人功能 |
4 | 模具设计基础 (课程设计) (56 学时+1 周) | 冲压和型腔模的一般成形 工艺;冷冲模和塑料模的 常用结构;冷冲模和塑料 模的设计方案;冷冲模或 塑料模设计 | 熟悉冲压和型腔模的一般成形工艺;掌握 冷冲模和塑料模的常用结构;能够制定冷 冲模和塑料模的设计方案;能够按照产品 图纸设计冷冲模或塑料模;挖掘思政元 素,发挥课程思政育人功能 |
5 | 数控铣削(中 级)技术训练 (4 周) |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 操 作面板各个按钮的功能及 使用方法;典型零件的加 工工艺分析, 手工编制加 工程序; 刀具和工件的正 确安装, 对刀的步骤及刀 补的修改方法;典型零件 的加工与检测 | 掌握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操作面板各个 按钮的功能及使用方法,熟练操作数控铣 床(加工中心);能编制数控铣加工(加 工中心)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 手工编制 加工程序; 能正确安装刀具和工件,掌握 对刀步骤及刀补的修改方法;能在规定时 间完成典型零件的加工,达到数控铣中级 工技术要求;挖掘思政元素,发挥课程思 政育人功能 |
6 | 模具制造技术 (44 学时+2 周) | 模具常用材料及其常用热 处理方法;模具常见种类 及工艺特点; 模具加工的 刀具、加工设备选择、工 艺分析与编制;典型模具 零件的加工 | 熟悉模具常用材料及其常用热处理方法; 熟悉模具常见种类及工艺特点;具备根据 模具零件选择刀具、加工设备、进行工艺 分析、编制加工工艺的能力;学会典型模 具零件的加工方法;挖掘思政元素,发挥 课程思政育人功能 |
7 | 数字化设计与 制造技术 (56 学时+1 周) | 数字化设计、数字化装配、 数字化制造的理论基础; 自动编程软件的演示和介 绍;典型零件的实体绘制、 工程图绘制、装配图绘制; 典型零件的加工 | 掌握数字化设计、数字化装配、数字化制 造的理论基础; 能熟练应用 CAD/CAM 软 件,独立完成中等复杂程度的产品从三维 造型到正确选择刀具、加工方法、 后置 处理、生成数控加工程序并在数控机床上 完成零件加工的整个过程的能力;挖掘思 政元素,发挥课程思政育人功能 |
8 | 现代制造技术 及检测 (2 周) | 制造自动化技术概述; 机 器人控制方法、MEMS 应用 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 先 进制造技术领域中企业现 代管理方法; 几何量的精 密测量方法; 数控车床在 线检测系统的使用及编程 方法;逆向扫描设备的操 作及相关软件的使用; 3d 打印的原理及 3d 打印设 备的使用要点 | 了解 CAD/CAM 技术、数控加工技术、CIMS、 FMS、AM 等技术;了解机器人控制方法、 MEMS 应用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了解先 进制造技术领域中企业现代管理方法,尤 其是 LP、 MRP、 ERP 等管理理念;了解 三维测头的应用技术、在线检测技术及其 系统,掌握数控车床在线检测系统的使用 及编程方法;熟悉逆向扫描、 3D 打印的 原理及设备的使用要点; 挖掘思政元素, 发挥课程思政育人功能 |
3.专业拓展课程
专业拓展课程的设置应对接智能制造行业前沿,促进学生全面发 展, 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专业拓展课程包含必修课程和任选课程,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拓展课程选取模块型腔模制造技术方向,其中专 业拓展必修课程开设数控电脉冲加工技术训练、塑料模制造与应用技 术、技能训练与考级等 3 门课程。
表:专业拓展课程(必修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序 号 | 课程名称 (学时) | 主要教学内容 | 教学要求 |
1 | 数控电脉冲加 工技术训练 (2 周) | 数控电脉冲成型加工的特 点、原理及应用范围;数控 电脉冲成型机床的结构、主 要技术参数、操作方法以及 电极的制作、安装、找正方 法; 电脉冲成型机床加工参 数设定、加工工艺分析、编 程操作、维护保养常识 | 掌握数控电脉冲成型机床的基本操作、 维护保养, 会编制工件加工程序;掌握 常用电极的设计、制作和检测能力, 能 进行质量分析 |
2 | 塑料模制造与 应用技术 (56 学时+2 周) | 塑料模具的材料种类、基本 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特 点; 磨削和抛光技术、先进 制造技术、化学和电化学加 工技术等; 典型注射模具的 制造工艺; 塑料模具的加 工、装配、试模和调整技术 | 掌握塑料模具材料选用方法, 能合理制 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方案、数控加工 工艺方案; 掌握中等复杂程度模具零件 的加工、装配、试模和调整,能分析、 解决塑料模具制造中的一般工艺技术 问题 |
3 | 技能训练与考 级 (10 周) | 模具零件加工操作,装配的 步骤、方法以及调试;常用 CAD/CAM 软件自动编程和后 置处理的方法;产品质量的 检测与评价方法 | 结合专门化设置方向,第 9 学期经过强 化训练后达到中级以上职业资格(或相 对应的“1+X”职业技能等级)操作水 平, 经考核取得中级工以上(或相当的 “1+X”职业技能等级) 证书 |
学期 | 学期 周数 | 理论与实践教学 | 集中实践教学课程和环节 | 机动 周 | ||
授课 周数 | 考试 周数 | 实训、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 社会实践、入学教育、军训等 | 周数 | |||
一 | 20 | 16 | 1 | 入学教育与军训 | 1 | 1 |
钳工工艺与技术训练 | 2 | |||||
二 | 20 | 16 | 1 | 机械加工技术训练 | 2 | 1 |
三 | 20 | 15 | 1 | 机械测绘与 CAD 技术训练 | 1 | 1 |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 1 | |||||
电工技术训练 | 1 | |||||
四 | 20 | 14 | 1 | 电子技术训练 | 1 | 1 |
钳工工艺与技术训练 | 2 | |||||
机械拆装技能训练 | 1 | |||||
五 | 20 | 14 | 1 | 液压与气压传动 | 2 | 1 |
数控车削技术训练 | 2 |
六 | 20 | 11 | 1 | 模具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 1 | 1 |
数控铣削(加工中心)技术训练 | 4 | |||||
数控电脉冲加工技术训练(型腔模方向) | 2 | |||||
七 | 20 | 14 | 1 | 模具制造技术 | 2 | 1 |
现代制造技术及检测 | 2 | |||||
八 | 20 | 10 | 1 |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 | 1 | 1 |
塑料模制造与应用技术(型腔模方向) | 2 | |||||
技能训练与考级 | 4 | |||||
社会实践 | 1 | |||||
九 | 20 | 6 | 1 | 技能训练与考级 | 6 | 1 |
毕业设计(论文) | 6 | |||||
十 | 20 | 0 | 0 | 岗位实习 | 18 | 2 |
合计 | 200 | 115 | 9 | 65 | 11 |
序号 | 课程类别 | 学时 | 占比 | 要求 |
1 | 公共基础课程 | 1978 | 39.3% | 不低于 1/3 |
2 | 专业课程 | 2306 | 45.6% | / |
3 |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 780 | 15.4% | / |
总学时 | 5064 | / | / | |
其中: 任选课程 | 606 | 12% | 不低于 10% | |
其中: 实践性教学 | 2710 | 53.5% | 不低于 50% |
说明:实践性教学学时包括采用理实一体化形式进行教学的实践学时和集中实 践形式进行教学的实践学时。
九、教学基本条件
按照“四有好老师”“四个相统一”“四个引路人”的要求建设
专业教师队伍, 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标准。
1.队伍结构
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专任教师 9 人,目前在校生约 145 人, 师生比约 1:16,“双师型”教师 7 人,占比 77.77%,高级职称教师 3 人, 占比 30%,研究生学历教师 2 人, 专任教师队伍职称、年龄等梯队 结构合理。同时选聘企业兼职教师 4 人, 昆山市牧野机床有限公司技
术部孙华玲、王磊、昆山市福伊特造纸中国有限公司项目部葛文亮、
秦建为我校企业导师,组建一支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并
且定期开展专业教师教研活动。
2.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具有教师资格(分院教师必须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和本专业领域有关 证书;具有机械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工程、模 具设计与制造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一定年限的相应工作 经历或者实践经验,达到相应的技术技能水平;能够落实课程思政要 求,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和资源;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 混合式教学等教法改革;能够跟踪新经济、新技术发展前沿,开展技 术研发与社会服务;专业教师每年至少 1 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
每 5 年累计不少于 6 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3.专业带头人
专业带头人刘袁斌,具有机械专业高级讲师职称,是昆山市学科 带头人,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 行业、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 了解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 的需求实际,主持专业建设、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教科研工作和社会
服务能力强,在本专业改革发展中起引领作用。
4.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 4 人, 主要从校企合作优秀单位选聘,全部为相关行业 企业的高技术技能人才中聘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 作经验,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技术职称, 了解教育教学规律,能 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
务。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需的专业教室、
实验室、实训室和实训实习基地。
1.专业教室
具备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条件。配备黑(白)板、 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具有互联网接入或无线网络环 境及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
急疏散要求,安防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外实训场所
校内外实验、实训场所面积达近 4.7 万平方米,符合校内外实训 场所符合面积、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实验、实训设施(含虚拟 仿真实训场景等)先进,能够满足实验、实训教学需求,实验、实训 指导教师确定, 能够满足开展零件测量、模具加工、模具拆装、CAD/CAM 技术、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技能考证等实验、实训活动的要求。鼓
励开发模具设计、制造,以真实产品贴合实际教学。
表:校内外实训场所基本情况
序号 | 校内外实训场所 | 主要功能 | 主要设施设备配置 |
1 | 机械加工实训基 地 | 用于典型机械零件的加工, 常用工具、量具、刀具、夹 具使用的实训教学;通过感 知机械加工的工种种类及加 工过程,提升机械加工工艺 能力 | 普通车床(40 台) 、铣床 (4 台)、磨床(1 台) 、 钻床(22 台)、砂轮机(5 台) 、划线平板(25 个)、 测量平板(10 个) 、工具 刃具(50 套) |
2 | 机械拆装实训室 | 用于钳加工基本技能训练, 通过机械拆装工具的使用, 熟悉模具拆装技术规范和操 作规程,提升模具拆装工艺 水平和检测能力 | 台虎钳、工作台、钳工工具、 常用刀具、通用量具、台式 钻床、摇臂钻床、砂轮机、 平板、方箱、相关实训用资 料(80 台/套) |
3 | 机械测绘实训室 (含模具课程设 计实训) | 用于零件的测量、计算机绘 图、冷冲模的设计、塑料模 的设计等实训 | 模具实物(40 套) 、计算 机及 CAD 软件(80 台/套) |
4 | 机械测量实训室 | 用于基本测量、几何元素测 量、形位公差测量; 完成 简单零件的机械测量,提升 量具、量仪操作水平 | 测量平板、测量件、游标卡 尺、千分尺、百分表、正弦 规等配套量具、量仪(40 台/套) |
5 | CAD/CAM实训室 | 用于 CAD/CAM 技术的三维 建模、自动编程、后置处理、 自动加工等技术,提升模具 造型、制造、分析等能力 | 高 配 电 脑 (80 台 ) 、 CAD/CAD 软件(80 套) 、 数控车、铣机床配套设备 (62 套) |
6 | 数控车实训室 | 数控车削操作技能实训 | 数控车床及配套设备 |
7 | 数控铣(加工中 心)实训室 | 数控铣削(加工中心)操作 技能实训 | 数控车床及配套设备(35 台/套)、数控铣床(加工 中心)(27 台/套)及配套 设备(40 台/套) |
8 | 电加工实训室 | 电加工操作技能实训 | 线切割机床(10 台)、电 火花成型机床(10 台) |
9 | 模具测量实训室 | 用于模具精密测量技能训 练, 能进行外轮廓、内型腔、 模具零件特形面的精密测 量,提升模具零件检测和分 析能力 | 三坐标测量仪(2 台) ;万 能工具显微镜、圆度仪、数 显式高度仪、测长仪、表面 粗糙度测量仪、刀具检查 仪、立式光学比较仪、光学 分度头(40 台/套) |
10 | 模具现代制造技 术实训室 | 用于逆向工程设备、 3D 打印 设备及相关软件技能实训, 提升模具零件现在制造技术 | 3D打印机(8 套)、逆向工 程设备(8 套)、高配电脑 (40 台) 、仿真软件等配 套设备(40 套) |
11 | 电工技术实训室 | 用于常用电工工具操作、低 压电器认知、电气控制线路 安装与调试,提升维修电工 技术实训能力 | 电工操作台、低压配电柜、 照明控制箱、常用低压电 器、电工仪器、机床电气排 故实训装置等配套设备(40 台/套) |
12 | 电子技术实训室 | 用于电子仪表的使用、焊接 技术训练、电子产品制作的 实训 | 直流稳压电源、示波器、信 号发生器等配套设备(40 台/套) |
3.实习场所
本专业具有 6 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牧野机床(中国)有限公 司、昆山策马精工有限公司、昆山比特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劳士领 汽车配件(昆山)有限公司、昆山福伊特造纸(中国)有限公司、昆 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 3D 打印研究所。所有实习基地均符合《职业学校 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等对实习单位的 有关要求,经实地考察后,确定合法经营、管理规范,实习条件完备 且符合产业发展实际、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与学校建立稳定 合作关系的单位成为实习基地,并签署学校、学生、实习单位三方协
议。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和未来就业需求,实习基地应能提供 模具装配与调试、模具零件加工、模具设计、模具生产管理、质量检 验、销售及售后服务等与专业对口的相关实习岗位,能涵盖当前相关
产业发展的主流技术, 可接纳每年 40 人次规模的学生实习。学校和实
习单位双方共同制订实习计划,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 实习进行指导和管理,实习单位安排有经验的技术或管理人员担任实 习指导教师,开展专业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完成实习质量评价,做 好学生实习服务和管理工作,有保证实习学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
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 依法依规保障学生的基本权益。
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
教学实施需要的教材、图书及数字化资源等。
1.教材选用
依据国家、省、学院关于教材征订的相关管理规定,学校通过教研 组-系部-教学管理处层层检查、审核、审批教材,杜绝不合格的教材 进入课堂,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专业课程教材的选用要体现 本行业新技术、新规范、新标准、新形态。根据学校专业发展需要, 鼓励专业课教师团队开发校本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特色教材。 目前已 撰写《走进模具》、《模具 CAD/CAM》、《数字化模具设计》、《塑料 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等校本教材,后续教学团队将根据教学实际情
况继续完善与开发。
2.图书文献配备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专业建设、 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装备制造行业政策 法规、行业标准、技术规范以及机械工程手册、机械设计手册、数控 加工工艺手册等。及时配置新经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管
理方式、新服务方式等相关的图书文献。
学校拥有超星数字图书馆, 建设、配备有本专业相关的音视频素材、 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拥有数控车、数控铣虚拟加工仿真软
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
动态更新、满足教学。
1.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规定》, 依据学校的发展定 位和区域经济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 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设定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如掌握所
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等。
2. 根据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汇编》, 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 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日常教学、人才培养质量的诊断与改进,建 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 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 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
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选拔优秀的教师,注重教师的专业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 经验。提供教师培训和发展机会,鼓励教师进行学术研究和教学创新。
建立教师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教学质量。
4.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和 素质拓展课程等。确保课程内容与时俱进,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引入 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定期对课程进行评估和调整, 以满足学
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5.在教学中,建议采用“行动导向法”“项目式教学”等教学方 法, 如案例分析、团队竞赛等。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做中学、做中教” 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组织、引导、答 疑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在实践教学上,善于实际工
作岗位要求设置实践项目, 使学生的技能培养适应实际岗位需要。
6.根据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定期召开专业建设委员 会会议,深入了解企业的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提高人才
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共享资源,开展校企
合作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
机制,促进双方的深度合作和共同发展。
7.办学单位严格规范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按照《学院五 年制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学院五年制高职学生综合素 质评价指标》, 对学生五年全周期、德智体美劳全要素进行纵向与横 向评价,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发展,促进五年制高职学生个性化成长和 多样化成才。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单一的考核方 式无法综合反映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在教学评价方式上,应打破传 统,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课程培养目标由认知培养目标、 能力培养目标和职业素养目标三部分组成,为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
果,建议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8.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监控机制,对人才培养过程进行全面监控, 确保教学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对 教学过程的监督和指导。定期对教学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 及时整改,确保教学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效率。
十一、毕业要求
学生学习期满, 经考核、评价,符合下列要求的,予以毕业:
1.综合素质毕业评价等级达到合格及以上。
2.完成本方案所制定的各教学环节活动,各门课程及毕业设计成
绩考核合格。
3.取得本方案所规定的铣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同等级相关专业
技能证书。
4.具备普通话二级乙等同等水平及以上,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 B
级同等水平及以上,普通高校计算机一级同等水平及以上的通用能力。
5.修满本方案所规定的 274 学分。
十二、其他事项
1.《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
导意见》(教职成〔2019〕13 号);
2.《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
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9〕61 号);
3.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简介》;
4.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标准》;
5.《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2023 版)》 。
6.2023 年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昆山一中专办学点模具设计与制
造专业调研报告;
1.规范实施“4.5+0.5”人才培养模式,每学年教学时间 40 周,
每周 28 学时。军训在学生入学前 1-2 周开设。
2.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程按实际周课时计算学时, 16 学时计 1 学 分(小数点后数字四舍五入)。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按 1 周计 30 学时、 1 学分。学生取得职业类证书或在各级各类比赛获奖可参照《学校奖励
性学分管理规定》折算为学历教育相应学分。
3.公共基础课程必须开齐开足,因集中实践周导致学时不足的部 分,需在本学期集中实训课时中补足,第七、八、九学期实训课按照 每周 24 课时计算, 剩余四课时补足思政课、开展劳动教育或学生自主
训练。
4.经大量企业调研,本专业专业拓展课程根据昆山地区智能制造 企业需求,选定型腔模制造技术方向,需要完成数控铣削(加工中心) 技术训练、数控铣中级工技能训练与考级,数控铣高级工技能训练与
考级课程的学习, 全部为必修课程, 以更好的对接本地区企业的需求。
5.任选课程根据苏州及昆山地区特色,结合本校优势课程,开设 公共基础任选课程 7 门,专业拓展任选课程 8 门, 具体按照“附件 1: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进程安排表(2023 级)”
进行安排。
6.将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和有关实践教 学环节中, 开设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 16 学 时,依托学校实训场所有序开展劳动教育类、创新创业类比赛及活动
等。
7.组织开展德育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和其他实践活动。
8.根据学校《五年制高职毕业设计管理办法》, 加强毕业设计全
过程管理,引导学时遵循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
9.加强岗位实习管理, 由学校与企业根据生产岗位工作要求共同 制订实习教学计划,教学活动主要由企业组织实施,学校参与管理和
评价。
(三) 研制团队
序号 | 姓名 | 单位名称 | 职称/职务 | 承担角色 |
1 | 刘袁斌 |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 院昆山第一中专办学 点 | 高讲/专业负责人 | 负责人/执笔人 |
2 | 王款 | 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昆 山第一中专办学点 | 助理讲师 | 成员 |
3 | 杨清林 | 南京工程学院 | 副教授 | 成员 |
4 | 徐善状 |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 院 | 副教授 | 成员 |
5 | 王振宇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 副教授 | 成员 |
6 | 蒋金伟 |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 院 | 副教授 | 成员 |
7 | 葛文亮 | 福伊特造纸(中国) 有限公司 | 主任 | 成员 |
8 | 殷 豪 | 昆山市工业技术研究 院 3D 打印研究所 | 工程师 | 成员 |
9 | 何 炯 | 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 限公司 | 经理 | 成员 |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进程安排表 | ||||||||||||||||||||
课程 类别 | 属性 |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时及学分 | 周课时及教学周安排 | 考核方式 | ||||||||||||||
课时 | 实践 教学 学时 | 学分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考 试 | 考 查 | ||||||
16+ 2周 | 16+ 2周 | 15+ 3周 | 14+ 4周 | 14+ 4周 | 11+ 7周 | 14+ 4周 | 10+ 8周 | 6+ 12周 | 18周 | |||||||||||
公共基础课程 | 必修课程 | 思想政治课程 | 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36 | 0 | 2 | 2 | √ | |||||||||||
2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36 | 0 | 2 | 2 | √ | ||||||||||||||
3 | 哲学与人生 | 36 | 0 | 2 | 2 | √ | ||||||||||||||
4 | 职业道德与法治 | 36 | 0 | 2 | 2 | √ | ||||||||||||||
5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56 | 0 | 3 | 4 | √ | ||||||||||||||
6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2 | 0 | 2 | 2 | √ | ||||||||||||||
7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48 | 0 | 3 | 4 | √ | ||||||||||||||
8 | 形势与政策 | 24 | 0 | 1 | 2 | √ | ||||||||||||||
9 | 语 文 | 294 | 48 | 17 | 4 | 4 | 4 | 4 | 2 | 2 | √ | |||||||||
10 | 数 学 | 266 | 24 | 16 | 4 | 4 | 4 | 2 | 2 | 2 | √ | |||||||||
11 | 英 语 | 266 | 48 | 16 | 4 | 4 | 4 | 2 | 2 | 2 | √ | |||||||||
12 | 信息技术 | 128 | 64 | 8 | 4 | 4 | √ | |||||||||||||
13 | 体育与健康 | 292 | 256 | 17 | 2 | 2 | 2 | 2 | 2 | 2 | 4 | 4 | 4 | √ | ||||||
14 | 艺术(音乐、美术) | 64 | 12 | 4 | 2 | 2 | √ | |||||||||||||
15 | 历史 | 72 | 0 | 4 | 2 | 4 | √ | |||||||||||||
16 | 物理 | 64 | 28 | 4 | 2 | 2 | √ | |||||||||||||
限选课 程 | 17 | 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职业素 养 限选1门 | 22 | 0 | 1 | 2 | √ | |||||||||||||
任选课 程 | 18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诗词鉴赏 | 28 | 0 | 2 | 2 | √ | |||||||||||||
19 | 企业文化/书法 | 22 | 0 | 1 | 2 | √ | ||||||||||||||
20 | 演讲与口才/人际交往艺术 | 28 | 0 | 2 | 2 | √ | ||||||||||||||
21 | 影视欣赏/绿色环保/社交与礼仪 | 40 | 0 | 2 | 4 | √ | ||||||||||||||
22 | 创业与就业/节能减排 | 40 | 0 | 2 | 4 | √ | ||||||||||||||
23 | 应用文写作/公共关系理论与技巧 | 24 | 0 | 1 | 4 | √ | ||||||||||||||
24 | 大学英语(专转本课程)/中外优秀电影赏析 | 24 | 0 | 1 | 4 | √ | ||||||||||||||
公共基础课程小计 | 1978 | 480 | 116 | 24 | 24 | 16 | 14 | 14 | 16 | 8 | 18 | 12 | ||||||||
专业课程 | 专业平台课程 | 必修课程 | 1 | 机械制图与CAD技术基础 | 128 | 62 | 8 | 4 | 4 | √ | ||||||||||
2 | 机械测绘与CAD技术训练 | 22 | 22 | 1 | 1周 | √ | ||||||||||||||
3 | 机械加工技术训练 | 100 | 56 | 6 | 2周 | 2周 | √ | |||||||||||||
4 |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 82 | 62 | 5 | 4+1周 | √ | ||||||||||||||
5 | 机械基础 | 60 | 58 | 4 | 4 | √ | ||||||||||||||
6 | 模具开发基础 | 56 | 28 | 3 | 4 | √ | ||||||||||||||
7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 100 | 50 | 6 | 4 | 4 | √ | |||||||||||||
8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 88 | 44 | 5 | 4 | 2 | √ | |||||||||||||
9 | 电工技术训练 | 22 | 22 | 1 | 1周 | √ | ||||||||||||||
10 | 电子技术训练 | 28 | 28 | 2 | 1周 | √ | ||||||||||||||
11 |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技术基础 | 112 | 30 | 7 | 4 | 4 | √ | |||||||||||||
12 | 机械设计基础 | 56 | 28 | 3 | 4 | √ | ||||||||||||||
13 | 液压与气压传动 | 56 | 56 | 3 | 2周 | √ | ||||||||||||||
14 | 质量管理与控制技术基础 | 56 | 28 | 3 | 4 | √ | ||||||||||||||
专业核心课程 | 必修课程 | 15 | 钳工工艺与技术训练 | 52 | 56 | 3 | 2周 | √ | ||||||||||||
16 | 机械拆装技能训练 | 28 | 28 | 2 | 1周 | √ | ||||||||||||||
17 | 数控车削技术训练 | 56 | 56 | 3 | 2周 | √ | ||||||||||||||
18 | 模具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 84 | 52 | 5 | 4 | 1周 | √ | |||||||||||||
19 | 数控铣削(中级)技术训练 | 112 | 60 | 7 | 4周 | √ | ||||||||||||||
20 | 模具制造技术 | 88 | 56 | 5 | 4 | 2周 | √ | |||||||||||||
21 |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 | 72 | 50 | 4 | 4 | 1周 | √ | |||||||||||||
22 | 现代制造技术及检测 | 52 | 44 | 3 | 2周 | √ | ||||||||||||||
专业拓展课程 | 方向 选定 后为 必修 课程 | 型腔 模制 造技 术方 向 | 23 | 数控电脉冲加工技术训练 | 48 | 48 | 3 | 2周 | √ | |||||||||||
24 | 塑料模制造与应用技术 | 104 | 66 | 6 | 4 | 2周 | √ | |||||||||||||
25 | 技能训练与考级(数控铣削高级) | 240 | 200 | 14 | 4周 | 6周 | √ | |||||||||||||
任选 课程 | 26 | CAD/CAM软件应用技术/模具数控加工技术 | 56 | 28 | 3 | 4 | √ | |||||||||||||
27 | 产品逆向设计与3D打印/产品创新设计与思维 | 28 | 14 | 2 | 2 | √ | ||||||||||||||
28 |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挤出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 100 | 50 | 6 | 4 | 4 | √ | |||||||||||||
29 | 模具装配技术/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 40 | 10 | 2 | 4 | √ | ||||||||||||||
30 | 模具材料与热处理/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 | 60 | 10 | 4 | 6 | √ | ||||||||||||||
31 | 夹具设计/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基础 | 36 | 18 | 2 | 6 | √ | ||||||||||||||
32 | 毕业论文指导/专业英语 | 36 | 18 | 2 | 6 | √ | ||||||||||||||
33 | 电子小制作/电子玩具与创新 | 24 | 12 | 1 | 4 | √ | ||||||||||||||
专业课程小计 | 2306 | 1450 | 134 | 4 | 4 | 12 | 14 | 14 | 12 | 20 | 10 | 16 | √ | |||||||
集中实践 教学环节 | 入学教育及军训 | 30 | 30 | 1 | 1周 | √ | ||||||||||||||
社会实践 | 30 | 30 | 1 | 1周 | √ | |||||||||||||||
毕业设计 | 180 | 180 | 6 | 6周 | √ | |||||||||||||||
岗位实习 | 540 | 540 | 18 | 18周 | √ | |||||||||||||||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小计 | 780 | 780 | 26 | 1周 | 1周 | 6周 | 18周 | |||||||||||||
合 计 | 5064 | 2710 | 274 | 28 | 28 | 28 | 28 | 28 | 28 | 28 | 28 | 28 | 18周 |